无论何时都千万不要以侮辱人的称呼去互相开玩笑所谓说者无心听者
无论何时,都千万不要以侮辱人的称呼去互相开玩笑。所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最终往往会导致灾祸。生活中,有多少冲突、斗殴,正是因此而引发的。
6.9近在议曹①,共平章百官秩禄②,有一显贵,当世名臣,意嫌所议过厚。齐朝有一两士族文学之人,谓此贵曰:“今日天下大同,须为百代典式③,岂得尚作关中旧意④?明公定是陶朱公大儿⑤耳!”彼此欢笑,不以为嫌。
最近,我在议曹,和大家一起商量确定百官的俸禄标准,有一位显达尊贵之人,乃是当代的名臣,嫌大家所议定的标准过于优厚。有一两个在北齐时为士族文学侍从的人,对这位显贵说:“如今天下一统,应当为后世百代树立典范,怎么还能按照北齐旧朝的标准呢?明公你一定是陶朱公的大公子吧!”大家听了之后,只是欢笑而已,竟然不讨厌这样的戏谑。 议曹:汉代郡守所辟属吏之称,掌言职。 平章:商量确定。秩禄:俸禄。 百代典式:后世百代的典范。 关中:古指函谷关以西一带。隋朝定都长安,也属关中。旧意:当指隋朝之前北齐的定制。因为隋替代了北齐,所以,北齐为旧朝,隋为新朝。 明公:古时对对方的尊称。陶朱公:即春秋时辅助越王勾践称霸的范蠡。他在辅助越王之后,游居陶地,自称陶朱公。据《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范蠡次子在楚国因为杀人被囚,范蠡的长子携带巨金前去搭救,最终却因吝啬钱财而导致弟弟被杀。
陶朱公大儿因为吝啬而导致弟弟丧命,而那一两个士族文学之人竟然当面称对方是陶朱公大儿,这就相当于当面责骂对方为吝啬鬼。可是,大家居然还欢笑一堂,不以为嫌。
然而,这只是表象,背后隐藏着的或许是那位当世名臣的报复,也许在不久的将来,那一两个士族文学之人便会遭遇悲惨的命运。魏晋南北朝时,多少名士、文人因为侮辱、讽刺别人而遭遇陷害乃至被处死的命运。
在与人相处时,应当避免讥讽、刺激别人,以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6.10昔侯霸①之子孙,称其祖父曰家公;陈思王②称其父为家父,母为家母;潘尼③称其祖曰家祖。古人之所行,今人之所笑也。今南北风俗,言其祖及二亲,无云家者;田里猥人④,方有此言耳。凡与人言,言己世父,以次第称之,不云家者,以尊于父,不敢家也。凡言姑姊妹女子子,已嫁,则以夫氏称之;在室,则以次第称之。言礼成他族,不得云家也。子孙不得称家者,轻略之也。蔡邕书集,呼其姑姊为家姑家姊;班固⑤书集,亦云家孙。今并不行也。
过去,侯霸的子孙,称他们的祖父为家公;曹植称他的父亲曹操为家父,称他的母亲为家母;潘尼称他的祖父为家祖。古人的所作所为,已经成为今人的笑话了。现在南方和北方的风俗,说到祖父和父母亲时,没有说家的;只有乡间粗俗之人,才会有这样的说法。凡是与人交谈,说到自己的伯父时,就按照他们的排行次序来称呼,而不说家,因为伯父尊贵于父亲,不敢称家。凡是说到姑姑、姊妹等女子时,已经出嫁的,就用丈夫的姓氏来称呼她;没有出嫁的,就按照她的排行次序称呼她。这是说女子出嫁之后就成为丈夫家的人了,所以不能够称家。对于子孙不能称家,是表示对晚辈的轻视忽略。蔡邕的书信集中,称他的姑姑、姊姊为家姑、家姊;班固的书信集中,也说家孙。现在,这样的说法都不通行了。 侯霸:字君房,东汉人,笃志好学,官至大司徒。 陈思王:即曹植,字子建,曹操第三子。 潘尼:晋朝人,潘岳侄。 田里猥人:即乡间粗俗之人。 班固:字孟坚,《汉书》作者。
对亲人的称谓,在日常生活中是不可避免的。现在,我们所遵循的则与之推所说的略有不同:
对于伯父,仍是依据排行次序,称为大伯、二伯等,可是,对于姑姑、姊妹则不分已出嫁与未出嫁,全都按照排行次序,称为大姑、二姑等。这有着时代原因,今天男女平等,所以不再用丈夫的姓氏来称呼已经出嫁的女性了。
- 怎么让你的简历脱颖而出?[图]
- 总住院医师是什么[图]
- 面试 | 面试没结果还要等吗?[图]
- 有关伤感幽默的经典句子[图]
- 橄榄油的美容护肤作用[图]
- 薏米粥的效果薏米粥的制作方法[图]
- 人参的效果和作用及食用方法_人参的营养价值[图]
- 新生儿也有感情[图]
- 沙参和党参的区别是什么[图]
- 身体出现这些预兆,很可能要生大病![图]